PING命令參數詳解 《ping的參數!》
ping [-t] [-a] [-n count] [-l length]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j computer-list] | [-k computer-list]
[-w timeout] destination-list
Ping 命令可以用來驗證與遠程計算機的連接。(該命令只有在安裝了TCP/IP協議后才能使用)
【參數說明】 :
-t :一直Ping指定的計算機,直到從鍵盤按下Ctrl+C中斷。
-a :將地址解析為計算機NetBios名。
-n :發送count指定的ECHO數據包數,通過這個命令可以自己定義發送的個數,對衡量網絡速度很有幫助。能夠測試發送數據包的返回平均時間,及時間的快慢程度。默認值為 4。
-l :發送指定數據量的ECHO數據包。默認為 32 字節;最大值是65500byt。
-f :在數據包中發送“不要分段”標志,數據包就不會被路由上的網關分段。通常你所發送的數據包都會通過路由分段再發送給對方,加上此參數以后路由就不會再分段處理。
-i :將“生存時間”字段設置為TTL指定的值。指定TTL值在對方的系統里停留的時間。同時檢查網絡運轉情況的。
-v :tos 將“服務類型”字段設置為 tos 指定的值。
-r :在“記錄路由”字段中記錄傳出和返回數據包的路由。通常情況下,發送的數據包是通過一系列路由才到達目標地址的,通過此參數可以設定,想探測經過路由的個數。限定能跟蹤到9個路由。
-s :指定 count 指定的躍點數的時間戳。與參數-r差不多,但此參數不記錄數據包返回所經過的路由,最多只記錄4個。
-j :利用 computer-list 指定的計算機列表路由數據包。連續計算機可以被中間網關分隔(路由稀疏源) IP 允許的最大數量為 9。
-k :computer-list 利用 computer-list 指定的計算機列表路由數據包。連續計算機不能被中間網關分隔(路由嚴格源)IP 允許的最大數量為 9。
-w:timeout 指定超時間隔,單位為毫秒。
destination-list: 指定要 ping 的遠程計算機。
一般情況下,通過ping目標地址,可讓對方返回TTL值的大小,通過TTL值可以粗略判斷目標主機的系統類型是Windows還是UNIX/Linux,一般情況下Windows系統返回的TTL值在100-130之間,而UNIX/Linux系統返回的TTL值在240-255之間。但TTL的值是可以修改的。故此種方法可作為參考.
【一般操作方法如下】:
C:\>ping www.yahoo com
Pinging www.yahoo.akadns net [66.218.71.81]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66.218.71.81: bytes=32 time=160ms TTL=41
Reply from 66.218.71.81: bytes=32 time=150ms TTL=41
Reply from 66.218.71.81: bytes=32 time=160ms TTL=41
Reply from 66.218.71.81: bytes=32 time=161ms TTL=41
Ping statistics for 66.218.71.81: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150ms, Maximum = 161ms, Average = 157ms
--------------------------------------------------------------------------------
Tracerttracert
Tracert 該診斷實用程序將包含不同生存時間 (TTL) 值的 Internet 控制消息協議(ICMP)
回顯數據包發送到目標,以決定到達目標采用的路由。要在轉發數據包上的 TTL 之前至少遞減 1,必需路徑上的每個路由器,所以 TTL
是有效的躍點計數。數據包上的 TTL 到達 0 時,路由器應該將“ICMP 已超時”的消息發送回源系統。Tracert 先發送 TTL為 1 的回顯數據包,并在隨后的每次發送過程將 TTL 遞增 1,直到目標響應或 TTL 達到最大值,從而確定路由。路由通過檢查中級路由器發送回的“ICMP 已超時”的消息來確定路由。不過,有些路由器悄悄地下傳包含過期 TTL 值的數據包,而 tracert 看不到。
tracert [-d] [-h maximum_hops] [-j computer-list] [-w timeout]
target_name
參數說明:
/d 指定不將地址解析為計算機名。
-h maximum_hops 指定搜索目標的最大躍點數。
-j computer-list 指定沿 computer-list 的稀疏源路由。
-w timeout 每次應答等待 timeout 指定的微秒數。
target_name 目標計算機的名稱。
一般操作方法如下:
C:\>tracert www.yahoo com
Tracing route to www.yahoo.akadns net [66.218.71.81] over a maximum
of 30 hops:
1 10 ms <10 ms <10 ms 192.168.0.7
2 <10 ms 10 ms <10 ms 210.192.97.129
3 <10 ms 20 ms 10 ms 192.168.200.21
4 <10 ms 10 ms 10 ms 203.212.0.69
5 <10 ms 10 ms 10 ms 202.108.252.1
6 10 ms 10 ms <10 ms 202.106.193.201
7 10 ms 20 ms 20 ms 202.106.193.169
8 <10 ms 10 ms 10 ms 202.106.192.226
9 <10 ms 10 ms 10 ms 202.96.12.45
10 20 ms 30 ms 20 ms p-6-0-r1-c-shsh-1 cn net [202.97.34.34]
11 20 ms 30 ms 30 ms p-3-0-r3-i-shsh-1 cn net [202.97.33.74]
12 160 ms 161 ms 160 ms if-7-7.core1.LosAngeles.Teleglobe net
[207.45.193.73]
13 200 ms 201 ms 200 ms if-4-0.core1.Sacramento.Teleglobe net
[64.86.83.170]
14 190 ms 190 ms 190 ms if-2-0.core1.PaloAlto.Teleglobe net
[64.86.83.201]
15 160 ms 160 ms 160 ms ix-5-0.core1.PaloAlto.Teleglobe net
[207.45.196.90]
16 180 ms 180 ms 160 ms ge-1-3-0.msr1.pao.yahoo com
[216.115.100.150]
17 170 ms 210 ms 321 ms vl10.bas1.scd.yahoo com [66.218.64.134]
18 170 ms 170 ms 170 ms w2.scd.yahoo com [66.218.71.81]
===============================================
對于Windows下ping命令相信大家已經再熟悉不過了,但是能把ping的功能發揮到最大的人卻并不是很多,當然我也并不是說我可以讓ping發揮最大的功能,我也只不過經常用ping這個工具,也總結了一些小經驗,現在和大家分享一下。
現在我就參照ping命令的幫助說明來給大家說說我使用ping時會用到的技巧,ping只有在安裝了TCP/IP協議以后才可以使用:
ping [-t] [-a] [-n count] [-l length]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j computer-list] | [-k computer-list] [-w timeout] destination-list
Options:
-t Ping the specified host until stopped To see statistics and continue - type Control-Break;To stop - type Control-C.
不停的ping地方主機,直到你按下Control-C。
此功能沒有什么特別的技巧,不過可以配合其他參數使用,將在下面提到。
-a Resolve addresses to hostnames.
解析計算機NetBios名。
示例:C:\>ping -a 192.168.1.21
Pinging iceblood.yofor com [192.168.1.21]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192.168.1.21: bytes=32 time<10ms TTL=254
Reply from 192.168.1.21: bytes=32 time<10ms TTL=254
Reply from 192.168.1.21: bytes=32 time<10ms TTL=254
Reply from 192.168.1.21: bytes=32 time<10ms TTL=254
Ping statistics for 192.168.1.21: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0ms, Maximum = 0ms, Average = 0ms
從上面就可以知道IP為192.168.1.21的計算機NetBios名為iceblood.yofor com。
n count Number of echo requests to send.
發送count指定的Echo數據包數。
在默認情況下,一般都只發送四個數據包,通過這個命令可以自己定義發送的個數,對衡量網絡速度很有幫助,比如我想測試發送50個數據包的返回的平均時間為多少,最快時間為多少,最慢時間為多少就可以通過以下獲知:
C:\>ping -n 50 202.103.96.68
Pinging 202.103.96.68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202.103.96.68: bytes=32 time=50ms TTL=241
Reply from 202.103.96.68: bytes=32 time=50ms TTL=241
Reply from 202.103.96.68: bytes=32 time=50ms TTL=241
Request timed out.
………………
Reply from 202.103.96.68: bytes=32 time=50ms TTL=241
Reply from 202.103.96.68: bytes=32 time=50ms TTL=241
Ping statistics for 202.103.96.68:
Packets: Sent = 50, Received = 48, Lost = 2 (4% loss),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40ms, Maximum = 51ms, Average = 46ms
從以上我就可以知道在給202.103.96.68發送50個數據包的過程當中,返回了48個,其中有兩個由于未知原因丟失,這48個數據包當中返回速度最快為40ms,最慢為51ms,平均速度為46ms。
l size Send buffer size.
定義echo數據包大小。
在默認的情況下windows的ping發送的數據包大小為32byt,我們也可以自己定義它的大小,但有一個大小的限制,就是最大只能發送65500byt,也許有人會問為什么要限制到65500byt,因為Windows系列的系統都有一個安全漏洞(也許還包括其他系統)就是當向對方一次發送的數據包大于或等于65532時,對方就很有可能擋機,所以微軟公司為了解決這一安全漏洞于是限制了ping的數據包大小。雖然微軟公司已經做了此限制,但這個參數配合其他參數以后危害依然非常強大,比如我們就可以通過配合-t參數來實現一個帶有攻擊性的命令:(以下介紹帶有危險性,僅用于試驗,請勿輕易施于別人機器上,否則后果自負)
C:\>ping -l 65500 -t 192.168.1.21
Pinging 192.168.1.21 with 65500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192.168.1.21: bytes=65500 time<10ms TTL=254
Reply from 192.168.1.21: bytes=65500 time<10ms TTL=254
………………
這樣它就會不停的向192.168.1.21計算機發送大小為65500byt的數據包,如果你只有一臺計算機也許沒有什么效果,但如果有很多計算機那么就可以使對方完全癱瘓,我曾經就做過這樣的試驗,當我同時使用10臺以上計算機ping一臺Win2000Pro系統的計算機時,不到5分鐘對方的網絡就已經完全癱瘓,網絡嚴重堵塞,HTTP和FTP服務完全停止,由此可見威力非同小可。
-f Set Don<|>t Fragment flag in packet.
在數據包中發送“不要分段”標志。
在一般你所發送的數據包都會通過路由分段再發送給對方,加上此參數以后路由就不會再分段處理。
-i TTL Time To Live.
指定TTL值在對方的系統里停留的時間。
此參數同樣是幫助你檢查網絡運轉情況的。
-v TOS Type Of Service.
將“服務類型”字段設置為 tos 指定的值。
r count Record route for count hops.
在“記錄路由”字段中記錄傳出和返回數據包的路由。
在一般情況下你發送的數據包是通過一個個路由才到達對方的,但到底是經過了哪些路由呢?通過此參數就可以設定你想探測經過的路由的個數,不過限制在了9個,也就是說你只能跟蹤到9個路由,如果想探測更多,可以通過其他命令實現,我將在以后的文章中給大家講解。以下為示例:
C:\>ping -n 1 -r 9 202.96.105.101 (發送一個數據包,最多記錄9個路由)
Pinging 202.96.105.101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202.96.105.101: bytes=32 time=10ms TTL=249
Route: 202.107.208.187 ->
202.107.210.214 ->
61.153.112.70 ->
61.153.112.89 ->
202.96.105.149 ->
202.96.105.97 ->
202.96.105.101 ->
posted on 2010-10-08 06:40
鵬凌 閱讀(382)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Wind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