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班第一天,在一種“節后綜合癥”的氣氛下寫下這篇一直拖著的總結。
2013已經成了歷史的一個數字,在各種數據總結、趨勢圖表、紅包鞭炮、酒席宴請彌漫的后春節狀態下,終于回到公司,坐在清冷的辦公室,沖一杯咖啡,鍵盤和聊天聲中,開始靜靜的回憶過去的一年。
3年一個坎兒,也許不假,2013是我最頻繁想起跳槽、轉行、辭職的一年,為什么?我把它歸罪于3年這個坎兒。工作3年整了,在一家公司,一個部門,做著很多類似的事情,有這些想法……正常。先插一段故事,從年前到家到年后的各類聚會,總結起來比上班還累,天天吃肉喝酒,處處談論著本不感興趣卻不得不談的現實,開始總跟人抱怨在外地工作辛苦,天天加班拼命,上班路堵不方便,生活成本高,周六日沒休息等等。后來所見所想,看著各有各的辛苦,各有各的煩惱,明白抱怨解決不了問題,抱怨只會讓大家知道你在外面混的很苦而已……徒勞的。回到正題,總結2013,先談積極的,生活上,孩子健康成長,父母健康平安,房子按期裝修,一切都正常運轉按部就班,只是花錢如流水,年底混個0的開始,不過還是很欣慰,一切蠻順利的。總結總是談工作更多,那我也就更多的說說工作。
工作好像不那么順利了,進入了一個很奇怪的循環,也許別人不覺得,但是我自己把現在的狀態稱作一種尷尬的境地。這一年,在互聯網技術這個圈子里,我嘗試了4種崗位,2013之前,我是一個專職的Java開發工程師,我關注的是服務端應用的架構設計、代碼質量、并發和可擴展,但是到2013年底,我感覺自己成了一個時下流行的ASE——全棧工程師(All Stack Engineer),這種轉變是因為團隊缺乏“資源”而被逼出來的,年初產品改版,全站大換血,沒前端資源,沒辦法,在借了個前端做了2周demo和組件的前提下,我帶著一個開發兄弟“成為”了前端,寫js,寫css,后來css變成了less,js也需要自己做前端組件,1個月后,我們真的成為了前端,這時候的我,開始關注數據可視化組件(了解d3和raphael),前端模塊化(seajs),前端開發模式(前端OOP)和架構等,看兩遍犀牛書已經滿足不了我的需求,更多的js書籍進入了我的reading list。項目在快速的迭代后進入穩定,新的需求也可以快速的被完成(因為我們倆已經算是前端熟手了),而后開發人員補充一倍,機器擴容,一切看上去都開始正常。這時一個新的數據項目起步,再次面臨“資源”緊張,不過這次缺的不是software engineer,而是data algorithm engineer。于是我也重復了這次緊張,進入到數據開發的角色中。數據開發其實是個有意思的角色,關注點主要是寫sql,但是在大數據背景下,hadoop要非常熟悉,要理解整個生態,數據開發不是單純的ETL,寫寫hive或者pig的ql,而是在結合業務的前提下設計出出色的數據架構,數據架構看上去很虛,但是其作用不亞于軟件開發中的架構設計。從某種角度講,在大數據背景下,好的數據架構起到的作用更大,直觀上講能節省大量的成本。本來數據這塊角色可以分很細的,但是同樣由于“資源”的問題,我承擔了全部的工作,當然學習起步階段得到了不少同事的幫助,同時也得感謝公司的大數據平臺的簡單易用讓大數據這種比較有技術含量的東西可以輕易的被工程師使用。總的來說,2013后半年進入到數據領域,開始各種數據開發嘗試。這一切看上去還挺不錯的,但其實麻煩在于業務,業務發展過于變動和快速,導致工程師做東西都是填補型甚至是一次性產品,比如前后端開發成了copy&paste,數據開發淪為了copy&paste型的ETL,結構層次不清晰,毫無架構可言。在短時間內開發高質量產品本來是個悖論,又經歷長期的加班和強制性的公司政策,這是在束縛創造力和打壓創新精神……
于是,作為一個ASE,我們可能熱衷于一切可能改變世界的技術,但是產品落地一定依托于某些業務,而業務往往是關鍵點,所以,真正的循環悖論是我們在不斷的重復失敗的業務,而技術的輪子由成功的業務驅動,于是周而復始,眼見別人的成功,而無能為力改變自己,這應該算是某類工程師的悲哀吧,我們可以輕易的實現各種算法,可以寫大量的Java來實現控制業務邏輯,迅速的組織頁面html+css+js來可視化,可以熟練的寫成MR或者hive sql在大數據平臺下查找數據,甚至可以輕松的把這一切全部一肩扛起,但是~~~我們改變不了產品失敗的命運……
In my opinion,我們不應該僅僅是為了公司的股票和工資在做事,不能只是因為一次漲薪、一次紅包、一次配股而努力,既然選擇了,那么這是一份事業——a career not only a job。3年前我放棄導師的博士學位邀約,進入大公司成為了一名普通工程師,3年后,是否要放棄大公司的庸碌而重拾自我?忙碌過后、重新思考,如果這僅僅是工作,那么趁著還不老,追尋自己的夢想吧。
就寫這么多吧,總結這東西寫起來總沒個關注點,洋洋灑灑的,哦對了,最近流行的文體是北上廣深究竟給了你什么?好吧,我不在以上四地,但是就杭州來說,我這3年,沒想清楚杭州究竟給了我什么。但是我心中有個答案,你不在這些地方存在過,你永遠不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