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美國攝影家維利·奎克的看法,幾乎所有的人都能夠通過應用一些基本法則,達到具有相當水平的攝影構圖能力。為此,他提出了一些簡單的方法。他認為,依據這些方法,任何人都能在短時間內學會拍出較好的照片。
有些人或許對構圖有天賦。不過,根據美國攝影家維利·奎克的看法,幾乎所有的人都能夠通過應用一些基本法則,達到具有相當水平的攝影構圖能力。為此,他提出了一些簡單的方法。他認為,依據這些方法,任何人都能在短時間內學會拍出較好的照片。?
維利·奎克指出,攝影者最易犯的錯誤是拍攝點取得過高,與被攝體離得太遠,致使畫面出現各種各樣與拍攝目的毫無關系的東西。

他說:“請記住,畫家是 把東西畫進畫面,而攝影者則是從畫面去掉一些東西。” 他說:“一張照片應該只有一個趣味中心,畫面上不能有無用的東西。如果你對某個物體是否有助于畫面抱有懷疑,你就應盡可能地把它放棄掉。” 這里就是人們常說的攝影是“減法的藝術”
奎克認為:“這并不是說,趣味中心非得準確地置于交叉點上不可。正因為如此,實際上趣味中心常出現在交叉點附近。”?
奎克指出:“每一幅照片都應保持一定的平衡。這就是說,對主要被攝體的安排,不能使畫、面出現向分量大的一邊傾倒。但平衡并不意味著將兩個同樣大小和同等形狀的東西置于對稱的位置。這里的關系,只要你看一下在玩蹺蹺板的孩子就知道了。蹺蹺板兩邊的孩子,小些的一個必定坐在離中央遠些的地方,而大的孩子肯定坐在靠近中央的地方。”?

奎克認為:“把突出的線條安排,指向趣味中心,是拍攝一幅悅目照片的另一個要素。這些線條被稱為主導線,有效地利用主導線,可以創造出驚人的照片。把主導線安排成對角線,會產生有力的動感。?
“線條常常在照片中提供一個邊框。這可以通過選擇視點來進行,例如在樹下通過樹枝框住畫面上的被攝主體。此時通常使用小光圈,以使整幅照片清晰。這樣做,也有可能使邊框過于突出,但安排適當,會得到好照片。?
“在一幅照片中,地平線的位置會給人以強烈的印象。拍攝時,地平線要盡量避免處在照片的等比線上,因為這樣做會把照片均分為兩半,給人以呆板的感覺。?
地平線處在畫面下方,會給人以寧靜的感覺,而處于上方,給人的感覺則是活潑、有力的。 “此外,橫幅畫面可以產生安寧、平靜的感覺,而豎直畫面則會產生動態效果。”?
奎克認為,以上方法如果運用得好,你的照片將會出現明顯的改觀,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很快就會學會鑒賞構圖,從而為你增添攝影的樂趣。?
達柯 認為,有時“如果線條與視覺產生了共鳴,一簇線條本身就能成為一個主體”。
美國攝影家L.小雅各希斯認為:“構圖是從攝影者的心靈的眼睛做起的。構圖的過程也被稱為‘預見’,就是在未拍攝某一物體之前或正在拍攝的時候,就能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圖像或印象。通過經常析自己和別人的作品的構圖,就會使自己的這種預見本領更加嫻熟,變成一種本能。”這就是我常說的用腦子拍照。

線條構成畫面
奧地利攝影家伊涅斯特·哈斯對此也有同感,對于構圖,他己達到手中無劍,劍在心中的境界,他認為、“構圖在于平衡,每個人對平衡的處理都各有不同。”正如同武功達到最高境界時,已沒有招式名稱,只憑自己的功力去化解。他認為:“你越能忘記你的器材,就越能集中你的題材和構圖,這時相機只是你眼睛的延續,再沒有其他意義。” 小雅各布斯還認為:“構圖的最基本的因素是線條、形式、質感以及這些因素之間的空間。當然色彩同樣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會聚的線條一般能說明透視關系,但并不是所有的照片都非要表現出透視的深度不可。許多杰出的作品都是平面圖案。在取景器中的某個景物或人物的肖像,都是根據攝影者個人的感受進行安排的。就是所謂攝影里所有的控制是服務于你想表達的情緒。

色彩的平衡很重要
“在大多數情況下,每幅照片中都有一個或一組形狀或形式起主導作用,而照片中的色彩、體積、位置和其他形狀等,都是為主導因素服務的。……構圖中的對比,是指大與小、明與暗、近與遠、主動與被動、平滑與粗糙、色彩的濃艷與輕淡等等的對比。要多利用這些相互對立的因素,通過它門使主體影響整個構圖。例如,恰當地利用對比法則,照片就會具有強大的魅力。”?
攝影家瓦爾特·德·格魯伊特對攝影構圖作闡述。他認為:“每一種構圖都是以排列次序為基礎的,就像我們從哥士達心理學和信息學原理中所了解到的那樣,構圖可以用多種方法獲得。它產生于相似事物的組合以及對相反事物的強調。排列次序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形態和色彩的疏密和對比也會產生排列次序。排列次序是以一種美學上的均衡為基礎的,而均衡則從復雜、矛盾和動態之中造就和諧。”

線條的引導作用,所有的線條匯聚到中心主體
他說:“任何人,只要懂得把照片分成單個的構圖成分,借以得出它在美學上的一致性和合理性來審查照片的具體效果,就都會成功地創作出好的作品。"?
"要獲得令人滿意的照片構圖,須經常分析照片。” 他提出的分析照片構圖的最重要標準是:?
1.人物和環境的關系以及反差情況。 2.照片所傳遞的信息的價值以及類似事物。 3.照明和縱深。4.突出的線條和照片的畫幅。
對于如何獲得較好的攝影構圖,格魯伊特提出了以下重要建議:
a.畫面所提供的信息不能造成視覺上的混亂。?
b.人物和環境的關系要有助于傳達照片的意圖。?
c.應當避免由于人物和環境之間的含糊關系而可能產生的錯覺。
d.明與暗的關系或者彩色對比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
e.除了人物和環境在形式上的關系之外,對人物和環境的心理上的權衡也是 十分重要的,因為每個視覺印象都立即作出喜歡或不喜歡的判斷。無偏好的估價意味著根本沒有反應。?

茉莉mm的“光繪”
f.表現與我們熟悉的物體相類似的東西,使人容易辨認,從而能比較迅速地予以理解。因此,重復內容是必要的。
g.照片的復雜程度一定不能太低(感官刺激不夠),也不能太高(感官刺激過分)?
h.每個人對每幅照片的美學評價總是不一樣的,而且這種評價是受感情支配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觀眾的認識,他的經歷和他的敏感性。?
i.形式主義和時髦風尚是不能持久的。這種缺乏獨創性的缺點,是不可能用技術補償的。?
j.照明、透視、重疊和影紋的層次變化,有助于在二維空間的平面上體現出明顯的縱深感。
k.不尋常的透視效果,有助于使照片生動活潑。?
l.有意識地使用突出的方向線和選擇適合主體的畫幅,會加強照片的效果。
更多名家名言和作者發表的個人看法,請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