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陣有個客戶在一起吃飯的時候,說他自己有兩個缺點:(1)只能專心做一個事情;(2)牢牢把握自己的主動權。(1)專心做一件事情確實也是應該的,但是目前現在的工作節奏多是多線程的方式的,做項目更是如此需要多個事情同時進行處理。主動而不被動。還是強調個人對項目、對事情的掌控力度的問題。要主動安排自己的工作,不要被動做事情。列出清單,按照事情的優先級別進行操作。
最近的事情越來越多,有些手忙腳亂,如何進行合理的工作分解,以及如何進行調節的自己的生活非常重要。多個項目的任務分解以及如何將合理的資源進行處理。其實最好的領導是將下屬培訓好,這樣自己可以做一些關鍵點的事情。然后逐步地將自己的學習的東西使得其下屬能盡快消化掉。前幾天一個首席顧問說過這樣一句話,“現在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培訓!”。這個可能就是他對內的focus。有什么事情一定要盡快的分解下去,博采眾長,相信你的部署能將事情做好,這樣才能更好的發展。
代碼瀏覽。作為一個PM,可能大段的寫代碼的時間可能少了一些,但是還是要經常做一些code review的工作。因為研發的代碼質量要保證,每個開發人員的層次是不一樣的,代碼編寫可能有一些問題的,還有一個對業務理解上的把握。 項目要有一個每日進度情況的報表,這樣才能項目的實際上線情況了然于胸。這個不能做成一種形式,另外最好能有人專門整理這樣的工作。
從局部出發,從程序模塊出發,從程序實現的簡便性出發,從個人的主觀的想法出發,這似乎從成為我們程序員的一個通病,或者說很多曾經犯這樣的錯誤。 從整體出發,從業務邏輯出發,從系統的可擴展性出發,從系統的角度考慮(不是我在寫程序,而是程序在寫自己),這樣才能實現系統的成功交付和軟件產品的市場化。
時間過得很快,另一個項目即將要進行交付了。感覺還是有些不太好。雖然上一周休息了兩天,但是感覺似乎休息還不如在公司寫些代碼。如何提高開發人員的效率,如何使得項目順利交付成為一個關鍵。 集中精力,感覺自己的思路還是太松散了,在整個開發過程中,沒有進行全程的監控。有時候全心參與了,還是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為什么會這樣?(1)管理層次的提高使得自己在純技術領域有些陌生,在設計時質量不高,在開發人員的指導上也比較缺乏。(2)員工需要進行培養,使其能夠養成高效率高質量的工作作風。(3)充分溝通。在整個開發過程開發人員、客戶都要進行充分溝通,保證其獲得其所需要的信息項。
這一陣子在房子,從中間也悟得一些道理。我們購房要考慮的是地段(交通、內環、中環、外環)、裝修情況、樓層、朝向、小區環境、小孩子教育等等。希望能獲得一個比較理想的客觀環境。但是基于口袋里的情況,只能選擇一個相對比較理想的房子。相對的低價能獲得相對的優質的房子。當然房東的態度和以前房子的貸款情況也是一個主要參考的東西。作為一個上系統的企業其實也是一樣。希望獲得更多功能模塊、可擴展性要好、后續的維護要好、最好還是實現可以的一些個性化的需求,當然軟件供應商的態度也是一個關鍵。在硬指標上做好了,態度是很重要的。一般也會參考軟件供應商的以前經營情況、團隊情況、管理情況、市場情況、行業經驗。作為軟件供應商,如何站在甲方的立場上進行考慮,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關注于人關注于架構關注于設計關注與客戶過程導向
ETL(Extract-Transform-Load的縮寫,即數據抽取、轉換、裝載的過程)作為BI/DW的核心和靈魂,能夠按照統一的規則集成并提高數據的價值,是負責完成數據從數據源向目標數據倉庫轉化的過程,是實施數據倉庫的重要步驟。
ETL是數據抽取(Extract)、轉換(Transform)、清洗(Cleansing)、裝載(Load)的過程。是構建數據倉庫的重要一環,用戶從數據源抽取所需的數據,經過數據清洗,最終按照預先定義好的數據倉庫模型,將數據加載到數據倉庫中去。
Powered by: BlogJava Copyright © java世界暢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