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佩服官話,人為那是水平和境界的外化;有人討厭官話,以為那是大話,空話,套話,廢話的同意語;有人當了官不說官話,只說群眾喜聞樂見的實在話,被群眾視為眼中有群眾,心中有事業的好干部;也有人沒當官時學說官話,當官以后滿嘴官話,出了官話差不多已經不會說話。
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必說官話更簡單的事了 !不會說哲學語言,沒什么,因為它畢竟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概念,判斷,推理系統,有獨特的話語方式,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朋友,到底不容易隨口說出來。不會說文學語言也沒什么,因為文學要用形象說話,沒有一點藝術感覺,沒有對人對事的形象把握,硬要文學一下,,說出來也難免貽笑大方,給人不 不類,非驢非馬的印象。不會說計算機語言更沒什么,對絕大多數朋友來說,計算機是個新玩意兒,又混雜了不少生硬翻譯的外來語,一時半會不會說也不丟臉??墒悄汩w下居然連官話都不會說,那就不能怪我無禮,要問你一句你還會干什么?因為在我看來,這個世界上沒有比說官話更容易的事了。一個人不會說各中行當的話都可以原諒,唯獨不會說官話是最不可救藥的。連這樣簡單的事情都不會做,你還能作什么呢?
何出此言?因為相對而言,官話最不需專業背景,最不需感情色彩,最拒絕獨到見解,最容易把握規律。不才多年聆聽各級官員諄諄教誨,沒吃過豬肉總算見過豬跑,愚者千慮,終有一得,對官話居然有三點體會:
一曰大。就是盡量把話說大,原本大的自然要說大,原本.大點的小事也要盡量說大。所謂境界高低,水平高下,見識深淺,認識是否到位,措施是否得力,全看是否把話說大。比如動員農民多種西瓜,是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只要能夠說清楚為什么多種,怎樣多種,多到什么程度,政府給什么樣的政策支持,農民能得到什么好處,也就可以了。但按照官話的標準,這樣就顯不出應有的“大”來,反顯出就事論事,事務主義,顯出官員沒有水平。怎樣講才有水平呢?要說這不僅是種西瓜的小事,而是關系到能否全面貫徹落實黨的農村工作政策,關系到維護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關系到實現跨世紀宏偉目標的大事情!要從這個高度把握種西瓜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要透過西瓜看全局,要在種好西瓜的過程中注意把我“三個結合”,即把種西瓜與種糧食結合起來;與搞好種植業,養殖業結合起來;與理順農民情緒,共創農村輝煌結合起來―――,只有這樣講,才象一篇正兒八經的官話,才顯得不小家子氣。
二曰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是全面的觀點,然而到了某些官員口中,全面可以變為東扯西拉,面面俱到。表現為官話,就是這個樣子:我們不僅要種好西瓜,也要種好南瓜,冬瓜,哈密瓜以及一切適合本地種植的各種各樣的瓜。不僅要種好各種瓜,還要種好與之相關的各種作物。不僅要種好各種作物,還要搞好農田水利建設和其他各項與之相配套的建設項目。為此,一要有一個明確的指導思想;二要有一條清晰的工作思路;三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具體辦法;四要搞好隊伍建設;五要加強黨的領導;六要注意宏觀調控和微觀指導;七要思想到位,組織到位,資金到位,措施到位,人力到位;八要點面結合,善于總結經驗教訓。。。。。。這樣全面地講話,就是最挑剔的聽眾恐怕也難以挑出毛病吧。
三曰變。這個“變”,不是辯證法的“辨”而是變戲法的“變”。某些官員就有這樣的本事。能夠把辯證法演化為庸俗變戲法,貌似辯證實際是車轱轆話循環說,拿空架子嚇唬人。比如:既要注意種好西瓜,又要注意種好冬瓜。不要因為種了西瓜而忽略冬瓜,也不能因為種了冬瓜而忽略西瓜。種了西瓜忽略冬瓜,要犯形而上學的錯誤;重了冬瓜忽略西瓜,要犯顧此失比的錯誤。兩種錯誤都會給我們的種瓜事業帶來災難,因而都是萬萬要不得的?,F在不能要,將來也不能要。形勢困難的時候不能要,形勢好了也不能要。這一點要經常講,反復講,直到人人都清楚,個個都明白 ?,F在看來,形勢喜人又逼人,工作好作有難做,已經做了大量工作,還有大量工作要去做。我們切不可有船到碼頭車到站的想法,要繼續努力,不斷前進,爭取一步一個新天地,年年都創新佳績!
怎么樣朋友?聽著是不是有點耳熟?那就對了!這說明你有了官話的感覺!這種貌似正確,實則無用的廢話,是不是只要有人供飯,連傻子也能說上三天?所以你不必自卑,更不必羨慕誰。有空先拿老婆孩子練練,沒準哪個種瓜會議就請你去講上幾句,也算是有備而來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