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業可以說是傳奇人物的總匯處。許多人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偶像,然而更多的傳奇人物湮沒在IT業浩瀚的歷史之中,畢竟這是一個更新迅速、十分健忘的行業。但是,有一個獨特人物卻值得人們關注,盡管現在他已經全然沒有IT美麗的面紗,而常常被人視為暴富的政治家。
這個人一開始壓根兒不知道IBM是什么,卻很快成為IBM在美國西部銷售額最高的人;這個人并不傾心于計算機本身,卻在60年代初富有遠見地創辦了EDS,這個全球最大的計算機服務公司;這個從小為了多掙一分錢而絞盡腦汁的人,卻一下子成了80年代IT業最富有的人之一。尤其是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之外,他還是一個人人皆知的愛國主義者,象《第一滴血》中的蘭博一樣,他親自帶領一個營救隊去營救關押在伊朗的兩名EDS人質,冒險生涯還延伸到老撾;這還不算,1992年,正當共和黨的布什和民主黨的克林頓為總統席位角逐時,他打破了美國建國以來的傳統歷史,如同一匹黑馬,代表無黨派人士參加競選。結果他的聲威節節上升,民意調查的支持率一度達到19%,幾乎與布什、克林頓并駕齊驅……
這家伙除了著書立作,還頻頻在電視上露面。有時看起來象慢條斯理的大學教授,有時則象一個善辯的鼓動家,煽動人們對現狀的不滿。雖然,最終沒能創造奇跡,卻已創造出不屬于美國兩黨的第三股力量。他從不停止追求新目標,他兒子說:“許多人爬一座山就放棄了,但我老爸如果沒有挑戰,他會覺得不自在。”
如今看來,IT僅僅是扔在他身后的一座山峰而已。當喬布斯、比爾·蓋茨這些后輩繼續將IT業攪得天翻地覆時,他卻將這些喧囂扔在了身后,在一個他自認為更精彩、更廣闊的舞臺——政治上施展自己的身手。盡管如此,他已經創造了IT歷史,并且改變了IT的面貌。“人生的道路就象一張互相交織的蜘蛛網,錯綜復雜”,他認為,“不管你如何計劃,如何精心安排你人生的道路,你確實很難在這張蜘蛛網中找出一條最好的道路。人生真正的成功好像在于你能否適時地逮住一些突然出現的機會。”
這個人就是羅斯·佩羅,他以自己的經歷精彩地證明了這套人生哲學。
在IBM工作期間,羅斯如魚得水。很快,賺的錢比他的許多上級都多,于是上級就有意識限制他的任務。佩羅建議說,干脆少給他支付些傭金。令他驚訝的是,公司居然真的采納了建議,給他的提成只有其他人的20%。結果,他很快成了地區銷售冠軍。1962年1月19日,他就完成了全年的銷售定額。一年的活3周就干完了,對很多人來說,這種生活真舒服。但他討厭閑逛,他想干更多的事。
他不但想干更多的事,還有很多好主意。當時計算機工業正在迅速崛起,功能、用途越來越多,技術越來越復雜。他就琢磨:IBM的顧客不僅需要硬件,而且還需要有人教他們如何使用,如何選擇軟件,如何安裝綜合系統……一言概之,他們需要當時還沒有的計算機服務業!
“我已經穩固了自己的領土,這就像一個蘋果園,我只要維護它們,然后每年就有收獲。”結果,那年1月到6月,地區經理沒有給他安排任何工作。他就重點思考這個新想法。
他熱血沸騰,跑進IBM高層管理人員辦公室,建議公司創造一個計算機服務部,他熱情地請求:“我可以負責這個部門,一定能夠經營好”。“沒意思,那不是我們的市場,風險太大了”,他得到的是一盆涼水。
這天他實在閑得無聊,決定到一個理發店打發時間。他拿起一本《讀者文摘》,偶然看到封底上的一句話:“大部分的人都過著安靜但近乎絕望的生活”。這句話一下子照亮了他的思維。他決定改變人生,離開IBM,創建自己的公司。
他用妻子教書存下的1000美元開辦起電子數據系統公司(EDS),專門從事計算機服務。1962年8月3日,兌換成現金的這張支票被鑲在鏡框里,從此就掛在他的辦公室里。他自己在銀行里也有一些錢,可以幫他支撐幾個月。當時他覺得自己還有一條退路:海軍一直想讓他回去。但公司成立一個月后,海軍的聯系中斷了,因為他已經32歲,超齡了,退路堵死了。
當時推銷計算機服務實在是個新玩意,阻力可想而知。他聯系的頭77位顧客都直截了當地拒絕了。1962年10月,他聯系的第78個客戶終于有了突破。“這是一個轉折點,當我完成這個項目后,我還完了所有的欠款,而且銀行里有了10萬美元。”“有些人愿意冒險,有些人不,我想這就是區別。除了堅持,沒有任何秘訣。不停地打電話推銷……在大多數情況下,成功和失敗的區別就是受到挫折時不放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