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國產電影大片至今沒有給我帶來任何驚喜,倒是有幾位我一直懷著美好期待的導演。只因剛看了《夜宴》,忍不住多嘴想說說馮小剛。馮小剛過去的影片我都喜歡看,不論他的《一聲嘆息》,還是《天下無賊》,或者《手機》,至少可以讓人娛樂,而且還總有點意思,有點智慧和幽默。我一直覺得馮小剛是位值得期待的導演,而且今后仍可期待。但看了《夜宴》,我就不知道馮小剛想干什么了。這幾年《英雄》、《十面埋伏》、《無極》,一路看下來,心里就想,只要聽說哪位中國導演要拍大片了,準完了。結果,馮小剛讓我再次不好意思地覺得自己有先見之明。真有些恬不知恥的自我崇拜,貽笑大方了。
?
《夜宴》讓我除了承受巨大的視覺暴力和聽覺暴力,別無所獲。割裂地看,音樂是好的,閉上眼睛聽音樂,或許是享受;畫面是好的,如果發行個電影畫冊亦是美侖美奐。不是我愿意這么割裂地看,而是影片本身給我割裂的感覺。婉皇后看到篡位的皇帝穿上大行皇帝鎧甲的時候說:你撐不住它。我想借用這句話說:《夜宴》的內涵實在撐不住如此繁復奢華的外在形式。如果內容蒼白或紊亂,外在形式越是強大,想達到的效果越是適得其反。
?
有媒體記者問我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難道是故事太簡單嗎?我回答說,故事的好壞不是用簡單和復雜來劃分的,一個言說簡單的故事可以是個很好的故事,一個編造復雜的故事可能是個很拙劣的故事。關鍵得是個好故事,而支撐一個好故事往往只需一道靈光。比方支撐《拯救大兵瑞安》這個故事的靈光,一句話就概括了:不能讓那位因為國家榮譽失去了幾個兒子的母親再失去最后一個兒子。有了這道靈光,戰場上血肉橫飛,士兵們舍生忘死,都立得住了,反倒讓“為了救一個人而死那么多人值不值”的質問顯得十分的傻冒。真有這樣的傻冒。總有同胞懷著樸素的愛國主義精神抨擊美國大片,但我想中國的導演們還真得向人家學習。
?
《夜宴》呢?據說是婉皇后這個女人原本愛著太子想助他復仇,后來因為權力之欲的誘惑而使她自己想做女皇。但是,婉皇后這個人物性格的變化是主創人員在電影宣傳資料上說的,我是先看了宣傳資料再看電影也沒有正確領會這個中心思想。我也許是個太愚笨的同學。影片最后,婉皇后自己站出來當了回教學方法十分陳舊的小學語文老師,一字一句概括了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只是這位語文老師有些拖堂,同學們早想下課了。
posted on 2006-09-14 11:30
matthew 閱讀(221)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人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