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約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形成一種自然秩序,每個崗位、每個環節、每個人都知道什么時候該做什么。
——題記
我寫的山姆·沃爾頓的系列文章發表后,收到許多郵件,有讀者感慨:“為什么很多理念和管理思路只有到某個時候才變得清晰,以前總是模模糊湖,等過了一段時間后,又變得很好笑,因為現在才覺得那個清晰的概念是那么的簡單和樸素,為什么那時沒早點想到,難道這就是人性的弱點……”確實,商業就這么簡單,為客戶節省每一個銅板,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性價比服務,由此核心,派生出一系列的運作、操作的方式或模式。
做到組織簡化絕非易事
杰克·韋爾奇非常推崇簡約管理,他說“作為領導者,一個人必須具有表達清楚準確的自信,確信組織中的每一個人都能理解事業的目標。然而做到組織簡化絕非易事,人們往往害怕簡化。他們往往會擔心,一旦他們處事簡化,會被認為是頭腦簡單。事實恰恰相反,惟有頭腦清醒、意志堅定的人才是最簡化的。”韋爾奇當年領導著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商業帝國,憑借的竟然是“簡約”管理原則,有點不可思議。可細一琢磨,還真是這么回事。
韋爾奇提到簡約管理的兩個必要條件:一是領導人要頭腦清醒、意志堅定,有著對自己表達清楚準確的自信;二是組織中有非常明確的價值之榜,每一個人都能理解事業的目標,每一個環節都能恰當的發揮著作用。這是韋爾奇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脫口而出的話語,沒有準備給出簡管理的充分必要條件,卻也像一束閃電照亮了混沌的管理世界。
簡約管理的核心是形成自然秩序
中國雖然有幾千年官僚傳統的積蓄和作用,卻也并不排斥簡約。相反,中國的傳統智慧更推崇簡約管理。5000多年前,老子在5000字的《道德經》中,概括了四種領導模式或境界:“大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并且還反復討論了“道法自然”管理的精義,明確提出了管理的最高境界:“稀言自然”;“無為而治”。老子豪邁,“治大國若烹小鮮”,他心里始終有一個自然秩序。看來,西方最前沿的管理科學與老子有著同樣的價值觀。
一個組織中自然秩序怎樣形成?任何一個群體或者組織,總要圍繞核心做一件事,由此決定了在各個環節上應該什么時候做到什么和做到什么程度,這些用不著管理者指東道西。較為貼近的例子是一個交響樂團,號手也好,小提琴手也好,他知道到了哪個環節他應該做什么,用不著指揮告訴他。也就是說,當組織中的每個崗位、每個環節、每個人都知道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企業的自然秩序就形成了。
簡約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形成一種自然秩序。企業逐漸形成運作的規范,這種規范演變成每個人的自然的思維方式,就像呼吸一樣自然。像薩姆·沃爾頓那樣,圍繞著為客戶節約每一個銅板這個商業的根本,而形成一種簡單秩序,這種管理就比較簡單。如果中間扭扭曲曲的,那就復雜了。管理的事一復雜就沒邊了,因為每個人的內心都是一個很復雜的宇宙,很復雜的世界,你這邊復雜,他那邊復雜,這個群體就沒希望了。
敢于無歷史地去感知去行事
做到簡約管理,要求不管是高級管理者,還是普通員工,都知道自己什么時候該做什么。自然秩序的運轉必須有一定的價值之榜,有一定環境,有一定規則。高級管理者該做的事,無非就是建立并維護企業自然餓秩序的運轉。員工該做的就是把崗位上的事做到最好,他們的目標合作事的標準都非常明確。
無論多好的理念,關鍵是實踐。實踐簡約管理與企業領導人的素質有很大的關系。像創立阿里巴巴網站的馬云,他開始什么都不懂,不懂互聯網,不懂管理,不懂技術,不懂商業模式,但他就是大膽行動,在行動中不斷地修正,在動態中逐漸建立起阿里巴巴網站的自然秩序。前些日子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老師與我討論馬云的成功,我假設,馬云是一個物理學的博士,心里有一套高科技的概念,并且深入到美國的大型高科技企業中工作過,知道一項新技術的開發和運用所需要的資金和團隊,那么,阿里巴巴就永遠與馬云不沾邊了。吳老師笑了說,“知道得太多就不敢去做了!”
人們往往不清楚,一切的理論、經驗和歷史,都是壓在人們身上的重負。一個企業的領導人,敢于無歷史地去感知、去行事,需要有點自己粗壯的本能。難怪韋爾奇說,“惟有頭腦清醒、意志堅定的人才是最簡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