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項目的危機時時被人提及,似乎已經引起了足夠多的、足夠重要的人物的重視,但是時至今日許多軟件項目就一個“進度”都始終無法保證,更不論談其他的“范圍”、“成本”、“質量”了。
軟件項目的 進度是國內企業普遍最重視的項目要素,之所以如此收到關注無非有以下幾點:
1. 與客戶的協約中或者項目計劃中,最明確的,客戶最關心的要求是進度。對許多客戶而言如期拿到成功,完成項目,向上面交差,其他尚可以遮遮掩掩,唯獨時間點是無法打折扣。 而且國內好多軟件項目都和客戶的政績掛鉤,和客戶方的項目干系人升遷、利益密切相關。有些項目必須在某個時間點可以達到可以展示的程度,如果越過了這個時間點完成,對客戶而言幾乎是一文不值。 進度之所以最明確是相對于其他要求更具有隱含性和潛在性。對項目的質量、成本的要求其實相對應該更重要一些,但是這些要求只是被隱含在要求的各個層次、細節當中,許多要求其實是潛在的,而沒有集中出現在明文規定之中。
2. 進度是項目各要素中最容易度量的。因為容易度量,所以在許多企業或者企業的領導人看來當然是最理想的管理考核指標。對項目管理者本身而言,制定計劃過程中最得心應手,一蹴而就的當然是WBS和進度。并不是因為它們簡單,而是因為許多項目經理認為它們簡單。 因為許多軟件項目的工作分解和進度安排并不是根據項目的需求,而是企業的現狀。就這么幾個人幾條槍,而且在XX時間必須做完,那么對項目計劃而言,就是拍拍腦袋。 進度管理被簡單看待的另一個原因是,在項目計劃當中,考慮分析與進度相關的因素被簡單化。把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工作量、人員結構、時間要素等方面。對與進度密切相關的:潛在技術風險、部門體系間溝通協調、資源、員工的工作狀態和溝通、工具等問題時而不見,或者簡單的歸置到風險分析部分。即便是許多比較規范的軟件企業的項目管理也存在這樣的問題。
3. 進度受到重視的另一原因是因為這種所謂的“易于度量”也成為對項目成員績效考核的主要指標之一。 把進度看作項目成敗的主要要素,本身就會導致項目始終走不出進度滯后的泥潭。分析其原因不難發現: 項目進度的管理客觀反映項目管理的水平,但是大多數項目經理并不這么認為,而是傾向于認為"是因為項目的進度影響到了項目的管理"。 對項目進度管理中出現的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一直未見成效就是一個明確的例證。 我個人認為在目前的環境中,許多軟件企業中的項目進度本是已是一個項目的宏觀指標,其潛在的含義是在確保“范圍”、“成本”、“質量”的前提之下,而言的。而不是簡單的項目交付時間,項目時間計劃。
項目進度的滯后的主要原因,往往是項目的范圍、成本變化,以及對項目風險分析不足,對項目要素的理解掌控能力不夠造成的。
1. 因為對項目的范圍沒有做相信明確透徹的分析和定義,致使項目在執行當中作了許多額外的工作。 項目管理者對項目的范圍未作深入細致分析,未和相關責任人做詳細討論,或未作明確說明和定義,就開始啟動項目,而埋下隱患。 有些工作的內容可能和項目的目標并不一致,只是技術人員處于對技術完美主義的追求而畫蛇添足,自作主張增加補充功能。而項目管理者卻沒有發現,或者沒有意識到這對項目的影響。
2. 因為對項目的所涉及的資源、環境、工具等的成本分析不夠完善準確,致使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資源、環境、工具的限制,而不得不以時間作代價。
3. 對于項目的質量不夠重視,或者說不具備質量管控的能力,導致項目執行過程中不斷出現質量問題,活動安排時序部分失控或者完全失控,項目進度管理計劃形同虛設。項目進度失去控制。
4. 把風險分析作為獨立要素考慮而不是貫穿在整個計劃分析之中,導致風險分析及預防與項目計劃之間脫節。許多項目的風險分析并未引起項目管理者的足夠重視,只是做作樣子給上級看看而已。 項目風險的管控能力其實更多的體現項目管理者的專業素質和從業經驗。許多風險之所以不能被預先識別,或者給與足夠重視主要原因是受制于項目管理者的個人能力。 然而,給與項目進度影響最大的就是“風險”。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許多問題“沒有想到嘛!” 因為項目管理者想不到的事情太多,因此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意外問題接踵而至,不斷需要應對這種所謂的“風險”。細細想想,我們所經歷的項目中有多少風險是真正意義上的風險? 項目管理的疏失造成的意外比比皆是。 當然如果遇到真正的風險,那后果只能說是不可想象了。
5. 關于對項目進度影響的主要因素中還有一個不經常為人所重視的就是“項目組成員的職業素養”。 項目組成員的職業素養包含兩個方面“專業能力”、“職業精神”。現在許多項目中的成員的專業能力雖然不強但也勉強能夠滿足工作的要求,但是職業精神卻差的一塌糊涂。 之所以有這樣的見解主要是因為這是整個國人的通病。在項目中真正專注于自身工作,對工作精益求精,對自己的質量、自身形象負責的成員少之又少。 工作不認真,都是想法往上混,各種投機取巧應付的手段都在用。
我們在從事著最現代化的勞動但是卻遠遠不是現代化的從業者。 這種職業的素養,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遇到問題,不設法解決而是相互推諉;眼睛只是盯著考核指標和領導的眼色,而不是履行職責;工作的目的不是為了承擔好職責,做好與其他成員的相互協作,完成共同的目標,而是如何能夠表現自己。 對于這樣素養的團隊如果能夠有完備嚴密的管理,或勉強可以維持,但對我們現在許多軟件企業的管理水平來說,確實很難駕馭隊。 身處這樣的環境,或參與這樣的軟件項目,我們不能不深思。 改變這種現狀的途徑或許很多,但是就項目管理自身而言,還是需要合格的項目管理者來通過自身的日積月累努力,逐漸改變。 就這個行業現狀而言,對于合格的軟件項目管理者的期待是廣泛而迫切的,只是項目管理者自身對自己的期待有時過低,從而不能不說是令人失望。
對合格的項目管理者的素質要求論述的文章很多,但是我個人以為最核心的有以下幾點,簡單列舉一下:
1. 項目管理的知識。能夠對項目管理所涉及的知識領域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并可活學活用。
2. 個人職業素養。專業的能力,專業的精神。自己做不到,就很難要求別人也做到。這一點最難。
3. 組織和溝通能力。即便是最頑劣的人也是向往光明的,關鍵如何組織引導你的團隊。
4. 職業經驗。之所以把經驗列在最后,是我認為經驗的積累是很難用客觀標準來衡量的地。對于個人經驗的評價不能看數量而應該看質量。職業經驗的積累的渠道很多,方式靈活,主要在用心和敏晤,而不是1+1=2那么直接和簡單的積累。 對于這樣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靠某個人,也不是通過三言兩語就能夠解決的。需要的是不斷的總結和、思考和改進,只有這樣的積累多了,問題才會逐漸化解。最終是靠所有從業者的力量,來革除這些積習流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