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10-12-14 15:38
幻海藍夢 閱讀(351)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通信產品--相關知識
以太網是一種基于總線型拓撲結構的網絡,使用分布式仲裁機制來解決沖突。速
度主要有 10Mbps、100Mbps 和 1000Mbps 三種。
IEEE 802.3 主要確定了以太網各項標準及規范。
以太網上的計算機任何時候都可以發送信息,但發送之前都需先檢測網絡是否空
閑,即“偵聽”,如果某時刻有兩個或者更多的分組發生沖突,則檢測到沖突,
欲發送數據的計算機就都需等待一段時間,即“回退”,各個計算機的回退時間
隨機產生,一般情況下都不相同。回退時間過后各計算機再次試圖發送。這就是
以太網技術必須提到的 CSMA/CD(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機制。
顯然,隨著同一網絡上的計算機數目的增加,以太網的效率會降低。同時,隨著
電纜長度值的增大,在幀長度不變的條件下以太網的效率也會降低。
10M 以太網
10Mbps 以太網即標準以太網,由IEEE 802.3 定義,同一公共通信信道上的所
有用戶共享這個帶寬,這個公共信道稱為總線。在交換式 LAN 中,每個交換式
端口都是一個以太網總線,采用星型拓撲結構。這種連接方式下將有可能提供全
雙工的連接,此時,將提供 20Mbps 的總帶寬。
根據 IEEE 802.3 的規定,10M 以太網目前廣泛使用的線纜有:10Base -T 雙
絞線、10Base5 粗同軸電纜以及10Base2 細同軸電纜。
10Base-T 是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以太網電纜標準。它具有一個顯著優勢就
是易于擴展,維護簡單,價格低廉,一個集線器加上幾根10Base-T 電纜,就能
構成一個實用的小型局域網(當然還得有計算機),10Base-T 的缺點是:電纜的
最大有效傳輸距離是距集線器100m,即使是高質量的5 類雙絞線也只能達到
150m 。
3 類到 6 類雙絞線在塑料外殼內均有這樣的四對線纜,區別主要在于類數越高
的雙絞線,單位長度內的絞環數越多,擰得越緊,這使得 5 類或者 6 類雙絞線
的交感更少并且在更長的距離上信號質量更好,更適用于高速計算機通信。
各種設備需要使用具體的線纜連接起來。目前應用于各種網絡設備的接口可能使
用雙絞線接口或光纖接口。雙絞線和光纖接口之間不能直接相連,必須使用光電
轉換設備。
快速以太網
- 100Base-TX
物理介質采用5類以上雙絞線
網段長度最多100米
- 100Base-FX
物理介質采用單模光纖,網段長度可達10公里
物理介質采用多模光纖,網段長度最多2000米
- 快速以太網由IEEE 802.3u標準定義
快速以太網由 IEEE 802.3u 標準定義,基本與標準以太網相同,但速度比標準
以太網快十倍。快速以太網的速度是通過提高時鐘頻率和使用不同的編碼方式獲
得的。其傳輸方案最常用的便是100Base-T,100Base-T 又包括100Base-TX 和
100Base-T4,100Base-T4 是一種 3 類雙絞線方案,不支持全雙工,目前最廣
泛使用的都是100Base-TX,此方案需使用 5 類以上雙絞線,時鐘信號處理速率
高達125MHz。
100Base-FX 使用一對多模或者單模光纖,使用多模光纖的時候,計算機到集線
器之間的距離最大可到兩公里,使用單模光纖時最大可達十公里。
快速以太網還提供全雙工通信,總帶寬達到200Mbps。全雙工快速以太網僅在使
用光纖或某些雙絞線介質的點對點鏈路有效,因為每個帶寬為100Mbps 的信道
都需要獨立的線來支持。
快速以太網有自動協商的功能,能夠自動適應電纜兩端最高可用的通信速率,能
方便的與10M 以太網連接通信。
千兆以太網
- 1000Base-T
物理介質采用5類以上雙絞線,網段長度最多100米
- 1000Base-F
物理介質采用多模光纖,網段長度最多500米
- IEEE 802.3z和802.3ab
千兆以太網保留了傳統以太網的大部分簡單特征,以1000Mbps/2000Mbps 的帶
寬提供半雙工/全雙工通信。千兆以太網對電纜的長度的要求更為嚴格,多模光纖
的長度至多為 500 米,5 類雙絞線為 100 米。
IEEE 802.3z 標準定義了千兆以太網,IEEE 802.3ab 標準專門定義了雙絞線上
的千兆以太網規范,兩者都是 802.3 標準的補充。由于高速數據速率定時的限制,在同一沖突域中,千兆以太網不允許中繼器的互連。
千兆以太網有自動協商的功能,但僅限于協商半雙工或全雙工流量控制,確定是
否支持控制幀,不能與低速以太網之間協商速率。
原文:http://blog.chinaunix.net/u/30306/showart_1131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