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11-07-04 17:46
幻海藍夢 閱讀(245)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配置管理
一、引言
隨著社會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信息 行業急速膨脹,信息企業快速成長,隨之帶來的信息市場競爭激烈,企業為了求生存,滿足客戶要求則成為各行各業的首要責任。依賴于質量、成本和進度的客戶滿 意度,質量則是重點支撐之一,這樣要求我們對質量管理需要加強認識。我們都知道pmbok把項目管理劃分為9個知識領域,即范圍管理、時間管理、成本管 理、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溝通管理、采購管理、風險管理和綜合管理。質量管理作為9大知識領域之一,可見其重要性。
質量管理包括:質量計劃編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三個過程域。質量計劃是質量管理的第一過程域,它主要結合各個公司的質量方針,產品描述以及質量標準和規 則通過收益、成本分析和流程設計等工具制定出來實施方略,其內容全面反應用戶的要求,為質量小組成員有效工作提供了指南,為項目小組成員以及項目相關人員 了解在項目進行中如何實施質量保證和控制提供依據,為確保項目質量得到保障提供堅實的基礎。質量保證則是貫穿整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有計劃和有系統的活動, 經常性地針對整個項目質量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評估、檢查與改進等工作,向管理者、顧客或其他方提供信任,確保項目質量與計劃保持一致。質量控制是對階段性 的成果進行檢測、驗證,為質量保證提供參考依據,它是一個PDCA循環過程。
二 質量管理責任分配
我們公司在開發項目上按照規范化軟件的生產方式進行生產,在生產流程上采用ISO9000的標準進行。每個項目除配備了項目開發所需角色外,還專門配備了配置管理小組、測試小組和質量保證小組確保質量管理的實施,下面針對這三種角色進行說明:
1、配置管理小組職責
配 置管理小組是保證項目開發完畢的同時,內部文檔和外部文檔都同時完成。內部文檔的及時產生和規范,是保證項目開發各小組能夠更好的接口和溝通的重要前提, 從另一個方面講,也是保證工程不被某個關鍵路徑所阻塞而延滯的前提。如上所述,配置管理小組還是保證質量保證小組得以發揮作用的基礎。配置管理小組的主要 職責包括: 完善各個部門發送需要存檔和進行版本控制的代碼、文檔(包括外來文件)和階段性成果; 對代碼、文檔等進行單向出入的控制; 對所有存檔的文檔進行版本控制; 提供文檔規范,并傳達到開發組中。
2、測試小組職責
測試小組作為質量控制的主要 手段,負責軟件的測試設計和執行工作。如同軟件開發一樣,測試在執行之前,同樣需要進行測試計劃和測試策略的設計,通常情況下測試可以分為如下幾種類型, 如:正確性測試、功能性測試、性能測試、安全測試和系統測試等。而這些測試均需要在測試計劃和測試策略中進行描述用以指導測試小組成員進行測試用例編寫和 測試執行。程序員在交給測試人員之前是進行過一定的單元測試,確保程序編譯、運行正確。
測試人員根據詳細設計的文檔對軟件要實現的功能進行一一測試,保證軟件的執行正確的實現設計要求,在此也只證明了軟件正確的反映了設計思想,但是否真正反映了用戶的需求仍需要進一步的功能性測試。
測試人員只有根據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所提及的功能進行檢測,才能確保項目組開發的軟件產品滿足用戶需求。在正確性測試完成之后,需要測試的是軟件的性能, 軟件的性能在本項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性能要求有可能改變軟件的設計,為避免造成軟件的后期返工,測試在性能上需要較大的側重。如果有必要的話,測試小組 還需要做安全測試,以確保系統使用安全可靠。
3、質量保證小組職責
質量保證小組作為質量保證的實施小組,主要職責是保證軟件透明開發的主要環節。在項目開發的過程中幾乎所有的部門都與質量保證小組有關。質量保證小組對項目經理提供項目進度與項目真正開發時的差異報告,提出差異原因和改進方法。
在項目進度被延滯或質量保證小組認為某階段開發質量有問題時,提請項目經理、項目負責人等必要的相關人員舉行質量會議。解決當前存在的和潛在的問題。質量 保證是建立在文檔的復審基礎之上,因而文檔版本的控制,特別是軟件配置管理,直接影響軟件質量保證的影響力和力度。質量保證小組的檢測范圍包括:系統分析 人員是否正確的反映了用戶的需求; 軟件執行體是否正確的實現了分析人員的設計思想; 測試人員是否進行了較為徹底的和全面的測試; 配置管理員是否對文檔的規范化進行的比較徹底,版本控制是否有效。
三 質量管理實施言
有了良好的資源配備,又如何在項目全生命周期內實施質量保證,讓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質量保證的實施過程:
1、項目進度的質量保證
項 目進度是項目進行是否順利的最直觀表現。顯然在項目開始之前,項目開發計劃是必須的。如果項目開發計劃的制定的是完全合理的,那項目進度也就真正表達了項 目與最終的交付使用之間的距離,然而要制定完全合理的項目開發計劃幾乎不太可能。可見要保證項目進度,首先要保證項目開發計劃盡可能合理。
項目計劃的合理程度與項目計劃制定者從事類似規模和類似業務的項目的經驗有直接關系,通過經驗往往能夠預見潛在的阻礙,這樣要求項目計劃制定者需要集眾人之力來完善計劃。
當項目計劃制定初期,由質量保證小組組織召開的項目計劃評審會,邀請公司技術專家、用戶以及項目組小組成員一起討論項目計劃的可行性,會議通常采用頭腦風 暴法,各抒己見,會后由指定的記錄員形成質量記錄,發送給相關人員,對其計劃中不合理的地方進行修改完善,并由質量保證人員對其結果跟蹤,以確保項目計劃 完整性、可行性,完善后的計劃交由配置管理人員進行版本控制。
然而在計劃實施過程中,計劃不是“固定化”。常有人道,“計劃趕不上變化”,但“要跟上變化”。項目計劃以里程碑為界限,將整個開發周期劃分為若干階段。 根據里程碑的完成情況,適當的調整每一個較小的階段的任務量和完成的任務時間,這種方式非常有利于整個項目計劃的動態調整。也利于項目質量保證的實施。
實際運作中,當質保小組發現計劃實施的差異后,報告項目經理,由項目經理組織負責對計劃進行周期性維護,對于已經變動的計劃由質保小組協助配置管理小組完 成版本控制。本公司已經開發湖南移動的集中客服系統,開發中的子項目多達六個,歷時十個月,目前多數項目已經開發完畢,系統正在試運行階段,項目金額數千 萬元。在這樣的項目中,從管理者到開發人員到測試人員都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特別是項目開發計劃的制定,和項目進度的控制。
原文:http://www.iteer.net/modules/doc/article.php?storyid=382
http://www.iteer.net/modules/doc/article.php?storyid=382
http://www.iteer.net/modules/doc/article.php?storyid=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