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讀者何小姐給本報“懿萍問診”欄目發來短信說,她覺得非常納悶,吃飯的時候經常咬到舌頭。何小姐說,她的牙齒還挺整齊的,并沒有什么大問題,這舌頭卻一直和自己過不去,三天兩頭就咬到一次,好幾次都咬破了。
“咬到舌頭其實只是一個征象,我們需要去尋求最終的原因。”福建省級機關醫院口腔科主任、主任醫師潘在興說,偶爾咬到舌頭可以歸結為不小心,經常咬舌頭肯定不正常,但要找到原因才能對癥下藥。
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吳寬裕主任醫師介紹說,咬到舌頭與疾病雖然沒有直接的關系,但從中醫上來講,人常常咬到自己的舌頭,也可能是一些病態的原因。而舌頭的舌苔厚薄程度、顏色以及舌頭的齒痕等,都能透露出人體健康狀況的問題。
牙沒長好?
很 多人將經常咬到舌頭歸結為牙齒沒長好。“上面牙床小,下面牙床大,不就咬舌頭了嗎?”不少人提出這樣的說法。單純從理論上講,如果上下兩排牙咬合的時候, 上面的牙被包在下面牙里,那就容易咬舌頭了。或者說,有個別牙齒長得畸形,甚至占據了舌頭的位置,那是不是也會經常咬到舌頭?
“但牙齒并不是一兩天之內長成的,牙床也是慢慢才成形,因此,突然出現的咬舌頭問題估計和牙齒關系不大。”潘主任認為,人的咀嚼習慣也是按照自己的口腔情況才形成的,如果是牙床或者牙齒問題,那咬舌頭的事情早出現了。
長期存在咬舌頭問題,就應該去醫院,如果醫生診斷為牙齒沒長好,確實影響到正常的咀嚼功能,咬合都出現問題,對這種情況潘主任認為應該進行矯正,而具體應該如何矯正,則要看具體出現了哪些問題,該拔牙齒還是戴上矯正的牙套。
“牙齒太尖的話,應該磨得平滑一點。”潘主任說,因為牙齒本身問題,或者崩壞等一些因素,部分人個別牙齒會比較尖銳,就應該到醫院做牙齒保健,修整尖銳的地方,這也是保護口腔的一種方法。
舌頭太大?
如果牙齒沒問題,那會不會是舌頭過大?有些人的舌頭會比較長,嘴巴一張,舌頭都伸到牙齒外面去了。如果長期缺牙,舌頭就可能往外伸出去一塊;同理,腮幫子也往里凹進去一些,而導致容易咬到腮幫了。
“舌頭天生長的人,應該早就養成自己特有的咀嚼習慣,不會經常咬到。”針對以上種種設想,專家認為,舌頭比別人長并不是咬舌頭的原因,如果缺牙不應該放任不管,而是要及時補牙才對。
“反復咬到,是會增加舌癌風險。”潘主任說,經常咬到舌頭,尤其是一直咬到同一個地方,舌頭病變風險就比較高了。偶爾咬一次舌頭并不要緊,但如果反復咬到同一個地方,那么產生的口腔潰瘍就難以痊愈,特別是出現半個月以上無法痊愈的情況,患者應該及時就診。
神經問題?
除了口腔硬件可能有問題,咬舌頭這碼事里,是不是也存在“軟件問題”?
“咬合這個動作,說到底是受神經控制,并不是受牙齒控制的。”潘主任說,如果一個人專心致志地吃飯,那他咬到舌頭的幾率就比較小,相反來看,身體十分疲勞或者心不在焉進食的人,往往容易咬到自己。
此外,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也會出現咬舌頭的問題。這多數是因為神經已經無法靈活控制咬合的動作,但如果經常出現,也可能是存在其他病變,家人應該多加注意觀察。
病態原因?
“中醫上把舌頭比作人體臟腑健康的晴雨表,同時也是疾病的晴雨表。”吳寬裕主任醫師介紹說,咬到舌頭與疾病雖然沒有直接的關系,但從中醫上來講,一個人如果常常咬到自己的舌頭,也可能是一些病態的原因。
吳寬裕說,有的人舌頭突然變得胖大,邊上有牙齒的痕印,這是脾胃虛引起的脾不化濕,說明人體內的濕氣過重,這種人一不小心就會咬到自己的舌頭。福州這邊由于氣候原因,人容易得濕病,舌頭容易胖大,舌苔黃膩,建議可以吃些薏米、蓮子健脾去濕。
此外,吳寬裕提醒說,還有心肌梗塞、中風等體內淤血嚴重的疾病,舌頭大多都會表現出青紫色,舌上有淤血點,舌下面的靜脈會很明顯地曲張。這種人的舌頭活動大多不太靈活,所以常常會自己咬到自己。
因此,如果一個年齡較大的人的舌頭有上述癥狀,舌頭伸出來時,會偏左或偏右,同時出現沒力氣、頭暈癥狀時,更要注意,這種人得腦梗死的比例很高。所以不能輕看“不小心”咬舌頭。
貼士
會不會咬到舌頭最重要的是咀嚼習慣
“突然一直咬舌頭,那就很不正常了。”潘主任認為,很多情況下,口腔咬合關系已經改變了,但個人的咀嚼習慣并沒有發生改變,才會導致“咬舌頭”的情況出現。
潘主任說,出現咬到舌頭的情況,也有可能是以下幾種情況:裝有假牙,出現了咬合問題,有疼痛病史,偏側咀嚼;牙齒疼痛、口腔里有潰瘍,有意識避開疼痛區域。
怎么避免“咬舌頭”呢?潘主任說,在確定身體健康,牙齒、口腔也都正常的情況下,存在此類問題的人應該改變咀嚼習慣,逐漸建立新的循環,讓舌頭去適應口腔,并在吃飯時專心一點,咀嚼頻率慢一點,相信咬舌頭的情況會大大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