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公司工作,首先要面對的是公司現有的流程、規定和條框。其次,基于成本考慮,多數大公司都采取矩陣式管理,核心部門都是共享資源,產品經理要確保爭取到足夠的資源才能研發出產品。作為一名初來咋到的產品經理,更是要理解這兩點才能高效地開展日常工作。
對于公司現有的流程、規定和條框等硬性政策可以自主去學習了解,但對于如何在矩陣式架構中充分開展工作,在與Leader、伙伴的學習之余,更多還是要結合個人情況去揣摩、理解、總結和反思,形成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日常工作中,大部分時間都在與市場部、UED部、開發部、測試部、運營部的伙伴進行產品溝通、需求評審及問題跟蹤,不同部門承擔的職能不同,使得產品經理在與這些伙伴的工作配合中除了發揮自身專業之外,對于軟技能的運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寫完這篇小結時剛好讀完《全新思維》,結合工作實踐和書中的觀點,以部門合作的角度來分享一些對產品軟技能的理解:
1、市場部,關注的是產品的銷售量及利潤額,產品經理在與市場伙伴的工作配合中應該充分發揮自身專業素質,以產品體驗為己任,在市場銷售與產品體驗之間取得平衡,避免犧牲產品體驗來片面得追求市場份額。同時,與市場伙伴的日常溝通中,更多的要以『故事、產品思維』去溝通交流,增強互信。
2、UED部,關注的是產品的用戶體驗,產品經理在與UED伙伴的工作配合中,應該將產品的業務訴求、產品流程以及產品原型與UED伙伴充分交流和溝通,在UED伙伴充分理解產品需求的前提下,產品經理更多的是提出自身對產品交互及視覺的建議,具體的產品交互及視覺設計過程尊重UED伙伴的專業意見。同時,與UED伙伴的日常溝通中,更多的要以相對『設計、共情思維』去溝通交流,增強互信。
3、開發部,關注的是產品按期保質保量完成代碼開發及BUG修復,產品經理在與開發伙伴的工作配合中,應該先輸出高質量的產品需求文檔,在需求評審環節,技術細節充分聽取開發的專業意見。代碼開發過程中,碰到產品需求與技術實現存在偏差時,非原則性的問題,尊重開發人員的意見。同時,與開發伙伴的日常溝通中,更多的要以嚴謹的『系統思維』去溝通交流,增強互信。
4、測試部,關注的是按期保質保量完成系統測試及BUG發現,產品經理在與測試伙伴的工作配合中,應該先輸出高質量的產品需求文檔,為測試伙伴編寫測試方案及用
例提供依據。需求評審過程中,充分聽取測試伙伴對需求中存在的異常流程、產品邊界及性能測試等方面的專業意見。系統測試過程中碰到測試BUG,第一時間判斷是需求問題
還是開發問題,需求問題應充分評估影響面,開發問題要主動協調開發伙伴進行BUG修復。如需求變更的影響面較大、開發技術實現遇到瓶頸導致影響產品進度,在協調無果的
情況下,及時與產品領導、技術領導匯報和溝通。同時,與測試伙伴的日常溝通中,更多的要以嚴謹的『系統思維』去溝通交流,增強互信。
5、運營部,關注的是提升產品的用戶活躍度及用戶質量,產品經理在與運營伙伴的工作配合中,應該充分發揮自身專業素質,以產品體驗為己任,在推廣指標與產品體驗之間取得平衡,避免犧牲產品體驗來片面得追求推廣指標。同時,與運營伙伴的日常溝通中,更多的要以『故事、產品思維』去溝通交流,增強互信。
6、兄弟產品部,關注的是產品對接后對其產品的價值及影響。產品經理在與兄弟產品伙伴的工作配合中,應該充分闡述自身產品的背景、定位、價值、目標、用戶場景及業務流程、產品原型、路標規劃,充分聽取兄弟產品的專業意見,求同存異。同時,與兄弟產品伙伴的日常溝通中,更多的要以『產品、系統思維』去溝通交流,增強互信。
7、產品部Leader,關注的是產品整體的路線規劃及產品過程的關鍵節點把控,與其他部門Leader的溝通協調,產品團隊的成長與建設。作為產品經理,應該以事實和數據來與產品部Leader匯報工作,在產品整體的路線規劃下,完成自己所負責的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對研發過程中碰到的需求變更、設計方案、技術瓶頸、測試問題等可能影響產品里程碑的風險及時與Leader溝通。
posted on 2015-07-05 08:12
cheng 閱讀(5653)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互聯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