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的定義
概念的定義:用精煉的語句將概念的內涵提示出來
,
即揭示概念所反映對象的特有屬性或本質屬性。
定義可以分為實質定義和詞語定義。
實質定義揭示概念所反映對象的固有屬性或本質屬性。其基本方法是:
被定義概念=屬概念
+
種差;即先概括(找屬概念)后限制(找種差)。
實質定義又可以分為:
性質定義: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對象的性質的定義。
發生定義: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對象的產生或形成過程。
功用定義: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對象的功能或作用的定義。
關系定義: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對象與其他對象的關系的定義。
?
語詞定義揭示(說明或規定)語詞的意義,只是類似于定義。包括:
說明的語詞定義:對已經確定的意義加以說明。如:
“
耄耋之年
”
表示八九十歲年紀。
規定的語詞定義:對尚不確定的意義進行規定。如:
“
四個現代化
”
、
“
一國兩制
”
?
定義的規則:
定義項與被定義項的外延應是全同的。違反這條規則會導致
“
定義過寬
”
或
“
定義過窄
”
。
定義項中不能直接或間接地包括被定義項。否則就會犯
“
同語反復
”
或
“
循環定義
”
的邏輯錯誤。
定義項中不得包括含混的語詞,不得用比喻。違反這條規則會犯
“
定義含混
”
或
“
以比喻代定義
”
的錯誤。
定義一般不能否定。違反這條規則會犯
“
否定定義
”
的錯誤。
概念的劃分
劃分:指以對象一定屬性作標準,將一個屬概念的外延分成若干種概念以明確其外延的邏輯方法。劃分是由母項、子項和根據三個部分構成。
?????? “
劃分標準
”
是指劃分所依據的對象的某個或某些屬性
劃分與分解的區別:劃分是把一個屬概念分為若干個種概念,分解是把一個具體的事物肢解成許多構成部分。
?
??????
根據劃分的層次可以分為一次劃分(一層)和連續劃分(多層)。
??????
按劃分的子項的數目不同可以分為二分法劃分和多分法劃分。
??????
按照依據的屬性是否為對象的本質屬性可以分為科學劃分和一般劃分。
劃分應當遵守下列規則:
劃分必須是相應相稱的。違反這條規則所犯的邏輯錯誤,或是
“
劃分不全
”
,或是
“
多出子項
”
。
劃分出的子項必須互相排斥,否則會犯
“
子項相容
”
的邏輯錯誤。
每次劃分必須按同一標準進行。違反這條規則會犯
“
標準不一
”
的邏輯錯誤。
劃分應當按層次逐級進行。違反這條規則會犯
“
層次不清
”
或
“
越級劃分
”
的邏輯錯誤。
概念的限制與概括
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具有反變關系:外延愈大則內涵愈少;外延愈少則內涵俞多。
??????
概念的限制是指通過增加概念內涵而縮小其外延。限制是由屬概念向其種概念的過渡。單獨概念是限制的極限。
概念的概括是指通過減少概念的內涵擴大其外延。概括是由種概念向屬概念過渡。哲學范疇是概括的極限
。
??????
如
“
工人
”
可概括成
“
人
”
,可以限制為
“
紡織工人
”
。
本人的最新博客遷移到http://thinkinside.tk,使用GitHub Pages建立。我會陸續將所寫的文章遷移過去,并進行補充和修正,
歡迎過來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