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bn8ez"></rt>
<label id="bn8ez"></label>

  • <span id="bn8ez"></span>

    <label id="bn8ez"><meter id="bn8ez"></meter></label>

    posts - 80,comments - 749,trackbacks - 2
    最近突然萌發出這種想法,特地寫了一篇貼在這里,如果已經有哪位大牛有過了這樣的想法,請回帖,共同探討;如果哪位大牛一眼就看出了這種想法中的天真之處,也請回帖,不吝賜教。

    很多企業——尤其是以產品著稱的企業——在同一個產品分類下一般都會設有兩條產品線,分別表示主流產品和前衛產品,當然也可以表示高端產品和中端產品、個人產品和企業產品等等。當然這也不排除很多成功的企業在某個產品分類下只有一個產品線的例子,但那多數是由于行業的特殊情況所至,不再本文的討論范圍之內。

    我不用眼睛也可以舉出很多證明上面說法的例子來,下面的列表展示了很多這樣的例子:
    Microsoft / Windows 9x / Windows NT (過去)
    Microsoft / Windows xp home / Windows xp pro (現在)
    Macromedia / Flash MX / Flash MX pro
    Symantec / Norton AntiVirus / Symantec AntiVirus
    Real Networks / RealOne Player / RealPlayer
    RedHat / Fedora Core / RedHat Linus Enterprise
    Borland / JBuilder / JBuilder pro
    Mozilla / Firefox+Thunderbird+Sunbird / Mozilla Suite
    Sun Microsystems / Netbeans / Sun Studio
    IBM / Eclipse / Websphere Studio Application Developer
    Tencent / QQ / IM
    用友軟件 / U8 / NC
    。。。 / 。。。 / 。。。


    不做無用的列舉工作了,這些足已經說明問題。這樣的分類方式有很多益處,比如說客戶分類明確啊、產品定價清晰啊什么什么的多了去了,但也不在這篇文章的討論之內,這篇文章有更重要的問題要談談。

    我們都知道上面的列表中有幾款產品線是臭名昭著的,把它們挑出來,其實也就是Windows和Sun Studio。但是我相信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企業在維持著臭名昭著的兩條產品線。我不是刻意貶低他們,其實我對Sun公司一直是懷有敬意的。他們之所以會這樣,包括微軟,是有苦衷的。這些苦衷來自這幾個方面:

    1。老客戶。
        老客戶是大公司最大的利潤來源,也是他們技術上最大的絆腳石。多數老客戶會認為a.保護他們以往對軟件的投資是軟件公司的一大任務,對于這個任務,軟件公司應無條件接受。b.軟件公司必須實現以前所做過的任何對他們有利的承諾。c.軟件公司不應該在客戶的項目中使用新技術,在該技術沒有在其它項目中用過并取得全球性好評的情況下。

    2。以往確立的技術標準。
        軟件企業常會發布一些由本公司制定的技術標準。企圖以此作為競爭壁壘,將競爭者阻止在城池之外。在大公司眼里,這些技術標準非常重要,它決定了大公司能不能留住合作伙伴的芳心,所以他們都會使出渾身解術支持這些技術標準。事實上我們想一想就知道在軟件界,由非經濟型軟件組織制定的標準屈指可數。其結果就是,這些技術標準一旦變得落后了,軟件企業再想改變它,即使是大公司,都會難上加難。

    3。股東。
        軟件公司的股東不見得是軟件專家,他們是市場專家,他們不在乎你的技術會不會被程序員罵,他們只在乎技術會不會被客戶罵。還有更可怕的,那就是人都護短,如果董事會決定研發一項沒有前途的技術,他們永遠都不會承認這個決定是錯誤的。

    4。競爭對手,或是超大規模的合作伙伴。
        在某些問題上這兩者扮演同樣的角色。他們的決策會直接影響到軟件企業對技術走向的開發。畢竟,多一個朋友少一個對手對誰都沒有壞處。

    5。新的大客戶,包括老客戶的新要求。
        某些大客戶要求公司提供一些新的功能,這些功能可能會和上面三條中的某一條或幾條相矛盾,這時軟件企業既不想放棄作為利潤源泉的老客戶,也不愿意放棄爭取新的客戶,于是他們往往會自作聰明的選擇一種折衷的方法,或干脆提供兩個不同的產品特性,兩種不同的服務,并將這兩組客戶劃分為兩個不同的市場細分。有時這會使人們得到哭笑不得的結果,但只要客戶沒有充足的理由放棄該軟件企業,該企業就有機會將黑鍋交給另一類客戶群體去承擔。于是他們會對老客戶說,這是新客戶的要求,而又對新客戶說,這是老客戶的最愛。

    當面對這些問題時,軟件企業雖不能說到了生死兩難的境地,但起碼也不能使本企業的技術天才們放手去干。筆者在這里提供了一套拍腦袋想起的方法,是否行的通,就要等待軟件企業的決策者們去實踐了。

    以微軟公司為例,Windows存在的絕大部分問題在于微軟必須保證老客戶開發的基于老版本windows的應用程序,因此每個版本的windows在發行時,雖然微軟也想將代碼重寫一些,使用一些操作系統界的新特性,但又因為要顧及以往確立的技術標準進退維谷。我的建議是,微軟公司應該為自己準備一塊開放的試驗田。比如推出一個全新的操作系統,也可以不以windows命名,(由于不能再叫“體驗版”),我暫時稱之為doors。doors是由全新的內核組成,不完全兼容之前版本的windows,也不必向前兼容(也就是doors的下一個版本不必兼容上一個版本),免費下載,部分組件開源,開源的部分可以遵循某個“規范性開源”許可證,(類似Sun的SPL),底層安全技術不開源。倘若真能如此,這塊試驗田基本上可以解決上面說的大部分問題,不信你聽。

    1。老客戶。
        老客戶可能根本不會用這個操作系統。而會繼續使用windows,微軟也會繼續發行windows,毫不含糊。而某些思想開放的老客戶可能部分的使用 doors,但由于開源許可證的存在,當他們在使用doors時微軟不必承擔除安全責任外的任何責任。

    2。以往確立的技術標準。
        繼續執行。windows永不變心。但是doors上的部分技術如果試驗成功,取得技術界的一致好評,則微軟可以放心大膽的用在下一個版本的 windows上。此時微軟不但沒有減弱對老技術標準的支持,反而將新技術標準的發布時間整整提前一個(或半個)產品周期。技術標準有了更好的獨立性表示,也就更能受到人們的親睞。

    3。股東。
        由于doors可能依靠于contributor,公司在doors上的投資可能都不如一個Outlook大,大概和MSN Messenger差不多。

    4。競爭對手,或是超大規模的合作伙伴。
        在操作系統領域微軟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Linux陣營,沒關系,由于doors是開源的,它大可以模仿Linux的某些做法,抄襲特性和吸引大批技術專家的倒戈行為甚至有可能對對手造成致命打擊。

    5。新的大客戶,包括老客戶的新要求。
        與前幾條矛盾的新要求會首先在doors上實現,而不是windows,這樣選擇權就自然落到了客戶手上。新客戶可以選擇放棄自己的想法,使用 doors,或者——更明智的,先使用doors,如果這不是客戶想要的特性就放棄或要求微軟改進,如果是的,別擔心,你可以選擇下個版本的 windows,它將是個既具有這個特性又對你正在使用的windows兼容。這好比我去電影院看電影,可是上一場還沒有散場,于是我就找個位子坐下來,要點瓜子和飲料,一邊等待電影散場,一邊可以把這里當成KFC,盡管KFC從沒有賣過瓜子!無論新客戶作出怎樣的選擇,他都沒有掏出微軟的手掌心。

    例子講完了,現在進入總結呈詞階段。在一個產品分類下面擁有兩條產品線的軟件企業可以選擇開發第三條產品線,既非主流產品,也不是高端應用,而是新特性的試驗品,試驗品可以起一個非主流的名字,試驗區為開源社區,試驗對象既有部分技術天才,又充滿了新老客戶。試驗品無需對任何產品100%兼容,包括其它兩條產品線和以往發布的第三種產品,只要能起到預期的試驗效果就行了。

    這就是我的想法,見笑了。

    做軟件的泡泡



    posted on 2005-02-26 02:23 Brian Sun 閱讀(2363) 評論(14)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軟件管理

    FeedBack:
    # re: 第三條軟件產品線
    2005-02-26 12:25 | dudu
    Doors!你太有創意了! : )  回復  更多評論
      
    # re: 第三條軟件產品線
    2005-02-26 13:31 | dudu
    我覺得兼容性是一個軟件產品必不可少的特性, Windows的成功也是因為對兼容性的重視, 兼容性是為了保護用戶的投資, 是真正從用戶的角度去考慮。蘋果MAC操作系統是個優秀的產品,我覺得缺乏對兼容性的重視也是它很難流行的原因之一。  回復  更多評論
      
    # re: 第三條軟件產品線
    2005-02-26 23:32 | Brian Sun
    兼容性分三個方向講,一個是自兼容,即兼容本體系的產品,比如Office組件間相互兼容,Windows XP和Windows 2K明明是采用不同的內核,確幾乎相互兼容90%以上的應用。

    另一個是橫向兼容,是講本產品與其它同類產品的兼容性,這種兼容性多數是根據大企業或第三方機構所發布的標準來定的。比如StarOffice聲稱自己和Office兼容的很好。

    第三種兼容性就是縱向兼容,意思是本產品能兼容多種平臺,或兼容很多下游軟件商的產品。比如StarOffice兼容很多操作系統,Linux、Solaris、Win32,但是Office卻只兼容Windows。

    蘋果的Mac體系產品和MacOS X操作系統確實是值得崇拜和研究的對象。我們都知道它不兼容IBM PC體系,但并不是說它缺乏兼容性,相反,它的自兼容和橫向兼容都做的很好了,現在在MacOS X上已經可以運行多款微軟產品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Microsoft Media Player、Microsoft MSN Messenger等等,加上以前就對它支持的Adobe,Coral,Java,Mozilla,Macromedia,EA,暴雪等品牌,蘋果產品已經對PC兼容的很好了。他們唯一不放棄的就是縱向兼容性,也就是說MacOSX不能在PC上跑(盡管它用的是類Unix內核),而Mac系列個人電腦也不能用Windows/Linux。這樣做的好處是

    a.幾乎沒有蘋果電腦能感染的病毒。

    b.由于沒有其它廠商可以生產蘋果的個人電腦,保證了它的質量、售后服務和市場形象。

    c.由于沒有消耗資源的Windows,蘋果機的性能非常好,使其可以勝任高性能圖形工作站的角色。

    d.有限的應用杜絕了很多橫向兼容性問題,使其bug的數量呈幾何級數遞減。并可以專注于設備的外形設計。

    e.有限的硬件供應商使升級頻率減少,耐用性大大加強,一般的蘋果電腦使用十年以上是沒有問題的。

    f.獨特的定位使得IBM、HP、Dell等“黑手”無法撼動蘋果“個人電腦之王”的稱號,蘋果也是據我所知的唯一一個在某領域各方面都擊敗Sony的企業。

    想買蘋果產品的泡泡


      回復  更多評論
      
    # re: 第三條軟件產品線
    2005-03-01 20:08 | dudu
    我在網上看過文章, 說MacOS X操作系統推出新版本時, 對兼容性方面做得不是很好, 一些為舊版本開發的軟件無法運行在新版本, 給應用軟件開發商帶來了不少麻煩。但這不會影響MacOS X是個出色的軟件!
    蘋果是一個追求完善的公司, 將電腦與軟件當作藝術品來制作! 國內什么時候出現這樣的公司!  回復  更多評論
      
    # re: 第三條軟件產品線
    2005-03-03 15:57 | Brian Sun
    說得對,MacOS X確實對MacOS支持的不是很好,前者是蘋果公司在徹底拋棄了原來的操作系統架構之后完全重做的,采用了類Unix內核。后者是原來的產品,從八十年代末就開發了,使用的是Windows第三版以前的內核(Windows95是第四版。。。。。),兩者不能很好兼容是很正常的事,但是身為硅谷和好萊塢都著名的雙料大腕,蘋果公司顯示出了一個業界領導人應有的風采,給予了合作伙伴不少的支持。要知道,每個新版的圖形工作產品或媒體產品如Photoshop都是先發布蘋果版再發布PC版的,可見蘋果對軟件供應商的支持遠多于某些廠商。
    (這又給了我們一個啟事,既然像蘋果這么大的公司都可以選擇如此大規模的變革——誰說大象不能跳舞?!)
      回復  更多評論
      
    # re: 第三條軟件產品線
    2005-04-10 10:11 | lxwj
    問題沒有那么簡單,微軟不是沒有競爭對手,面對自己的敵人,這樣的大公司會把自己的創意...心血....免費的打包成doors扔出來?

    問題就在這里,哪怕這個所謂的Doors真的獲得了好評...又如何,萬一這個好評的東西跟原先的windows的操作習慣或者兼容性(很有可能,因為整個doors是重新寫的)有很大出入,那么就不容易融入到windows里面,這樣的話,要么微軟真的出個doors開賣,要么這些好的東西,會被對手看中,實現到自己的軟件里面,反正他們沒有windows那樣的包袱....  回復  更多評論
      
    # re: 第三條軟件產品線
    2005-04-10 16:04 | Brian Sun
    微軟是有競爭對手的,但是沒有人要求微軟把所有的創意、心血都扔出來啊。。。。。。只要微軟把不能放進Windows或暫時不能放進Windows的技術拿出來讓開源社區為它完善,就很能成氣候了。

    還是那句話“怕兄弟的就別當老大”,怕別人學是借口嗎?IBM就沒有人學了嗎?它不還是照樣把Visual Age for Java都拿來開源了,才拋磚引玉有了Eclipse!華爾街為IT界準備了三個奇跡:ICQ、Netscapte和RedHat,哪一樣不是上市當天市值翻上近10倍的,哪一樣不是開源的,哪一樣不怕別人學呢?!  回復  更多評論
      
    # re: 第三條軟件產品線
    2005-04-10 17:28 | lxwj
    換句話說,技術方面,是微軟占優勢....
    既然如此,微軟又何必把自己的創新提前扔出來呢?

    他大可以等到社會真的需要,或者要求他改進的時候,才把新技術----不管是別人的,還是自己實驗室里面的----加到自己的軟件里面~

    想想微軟對自己技術的保護....或者想想微軟靠什么賺錢的....有好的需要完善的技術,他是會扔出來大家一起完善,還是悶聲不斷的內部改進,然后專利...賣錢....而且,現在的問題是,小創新越來越值錢....誰知道現在不起眼的小創意,以后會不會成為搖錢樹....

    所以說,上面的提法,沒那么簡單...

    ICQ、Netscapte和RedHat...并不是這三樣東西上市,是相對應的公司....而擁有這些軟件的公司在相關領域沒有絕對的控制力,微軟恰恰相反...

    只是想說,大象跳舞,沒那么簡單....大象要是想跳舞,就不會成為那么壯的大象了....

    前面說Apple,Apple是大象么?其實它只是個蘋果...  回復  更多評論
      
    # re: 第三條軟件產品線
    2005-04-10 18:43 | Brian Sun
    呵呵,這位仁兄顯然不了解管理學,“大象跳舞”是管理學上的一個術語,也是一種基本假設,最先提出這個假設的是IBM,而現在管理學界的基本論調是“誰說大象不能跳舞?!”
      回復  更多評論
      
    # re: 第三條軟件產品線
    2005-04-10 18:53 | Brian Sun
    還要談談歷史,ICQ上市的市場上只有一個聊天工具,那就是ICQ本身,它是完全有絕對控制力地,Netscape上市的時候市場上有好幾個互聯網工具了,比如Mosaic,但是用過Mosaic的人都知道,它和Netscape是一個檔次上的嗎?至于RedHat,由于GPL的存在,我承認它沒有絕對控制力,可是無數Linux版本都是在RedHat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它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技術含量極高的企業。

    那么,誰最沒有控制力呢?微軟!想想微軟的MSN Messenger吧,微軟本希望這個產品能給它帶來“協作軟件”的高帽子,可是它至今仍然在和QQ斗爭,而且MorgenStanley的一份調查結果表明,微軟的MSN從未戰勝過QQ。再看看微軟的Media Player,它在播放軟件領域有控制力嗎?再看看.NET Framework,這個微軟花了5年多時間研發和推崇的主流開發工具吧,連它自己的設計師都跑了出來大聲疾呼“.NET原本很有前途,可惜死于微軟的壟斷之手!”微軟的操作系統能說有控制力嗎?連IE的份額都保不住啦!唯一值得微軟驕傲的就是它的Office,這個我在別的文章中也提到過,確實是個設計上很優良的產品,只可惜大部分不是微軟自己寫的。。。。

      回復  更多評論
      
    # re: 第三條軟件產品線
    2005-04-11 22:33 | lxwj
    我是說,擁有這些軟件的公司,沒有絕對的控制力....

    不是說產品....
    產品再好,占有率再高,公司也不一定能有控制力....Netscape就是很好的例子....

    Windows+Office,足夠微軟控制龐大的桌面市場,占領市場的是產品,但是控制的,肯定是背后的人和公司,MSN Messenger是還不夠分量,但是想想它用了多久就攻破了ICQ,Yahoo甚至是QQ絕對掌控的中國市場....

    微軟不需要這些東西來賺錢,所以大可以免費送出~也只是免費,還不是開源~

    那么對于有可能成為搖錢樹的創意,它會如何?
    是的..看看.NET Framework....就算成了這樣,微軟還不是沒去開源...為何,好的創意,情愿抹煞,也決不給敵人使用....狠正常的策略...

    這個女人我得不到,你們誰都別得到...哈哈哈哈....

    -_-!

    大象真的能跳舞么?
    IBM叫嚷著大象也要跳舞的時候,他還是大象么?可能只是瘦的不成樣子的豺狼了....跳起舞來的代價又是如何....微軟能扔什么?Windows還是Office?或許十幾年后,他會,因為那個時候這些都不賺錢了....

    IE的份額都保不住啦....呵呵~~用Windows的人就會去用IE....或者說,用Windows的人,就離不開IE...-_-!雖然不是好值得驕傲得事情,不過事實如此~~
    操作系統真的沒有控制力么?不然其它系統能被打壓成這樣子?還是在微軟在這場斗爭中,只是小打小鬧的狀況下...要是微軟像當年對付Netscape那樣,全力進攻,誰知道會怎樣....反正人家臉皮就是厚...

    我只是認為微軟不會去做這第三條開源的產品線...而已...

    另外管理學上的大象跳舞是說,對于像IBM這樣龐大的官僚性組織,怎樣及時掌握信息,煥發活力....另外,IBM的那個CEO開始接受IBM的時候,IBM已經是到了不得不轉型的步驟,IT方面,處處挨打....后來可好,直接轉去做咨詢了....現在的微軟,雖不是說如日中天,也是正是壯年...who怕who...  回復  更多評論
      
    # re: 第三條軟件產品線
    2005-04-12 09:12 | Brian Sun
    我說大象可以跳舞,你說不能;我說IBM是大象,你說是豺狼;我說微軟沒有控制力,你說有;我說IE不是最好的,你說大家都用就沒必要改;我說微軟開發第三條產品線對他有好處,你說他不能丟包袱,我什么時候說過要他丟包袱了!!!!

    你說微軟處處打壓別的操作系統,我沒看出來有什么成效;你說IBM處處被打,我不覺得;你說IBM改做咨詢了,我更是覺得仿佛聽到了格林童話一般!!!!

    我們兩之間已經不存在辯論的前提了,如果我們的邏輯或想法有不同,歡迎討論,可是如果你不同意我對基本事實的認識,請勿留言,直接登門我拜你為師得了。。。。。

    泡泡  回復  更多評論
      
    # re: 第三條軟件產品線
    2005-04-13 20:53 | lxwj
    本來只是路過,認為微軟不會開那條線...因為1.2.3~

    我也認為開這樣的不過微軟不會那么做...因為1第三條線,對微軟會很好,至少可以吸引眼球,以及改變自己的形象....這個想法是很好,.2.3.....

    一開始只是說了一句,問題沒有那么簡單....問題是沒那么簡單啊~

    大象也許是可以跳舞,那么跳舞又是什么?跟技術無關,是公司管理層的管理·方法&技巧&制度·問題~

    我說IBM是豺狼,是因為它是比以前瘦了...-_-!

    我沒說,IE都用就沒必要離開了,覺得IE這個問題是最容易理解的,明明一個不好的產品,為什么人們離不開----還是有代替品存在的狀況下,最說明什么是控制力....也說了,控制力跟參品本身技術如何,不存在決定性聯系...好技術,好產品沒市場,最后下場狠慘的例子不少不少....

    我沒說微軟處處打壓別的操作系統....是說只是在小打小鬧...前面明明說了,要是真的動真格,誰知道微軟會干出什么事情.....

    我是說了IBM處處挨打,是說在那個CEO接手IBM的時候,那是上個世紀80年代的事情了....

    格林童話....是哦,好久沒講了....很久很久以前,一個森林,一邊,住著一個小女孩,她住在森林另一頭的奶奶送給她一個紅帽子,她天天帶,于是人們都叫她,小紅帽,有一天...........................


    其實,我還認為,對基本事實的認知上,明明沒什么差別啊....只是覺得那個很好的創意,微軟不會去做....至少現在不會....  回復  更多評論
      
    # re: 第三條軟件產品線
    2005-04-14 17:09 | Brian Sun
    如果您說的僅僅是“微軟不會去做。。。。”,那就罷了,我沒什么好說的,因為他到底做不做不是我的事,我沒權力也沒興趣評論這個問題,但是您以前不是這樣說的,您以前說的是“這樣做對微軟不好。。。。。”,這就是我不同意的地方,我之前所有的評論(包括原文)就是為了論證“這樣做對微軟好”。

    我很胖,(所以我才叫泡泡),可是朋友們說我是虛胖,他們說如果我能瘦一點可能會健康一些,我想之前IBM可能和我面臨同樣的處境,他現在瘦了,抽去了不健康的脂肪,我猜他也會健康一些。至于瘦不瘦和是不是豺狼有什么關系我實在一直沒弄明白,一個北廣的朋友前些日子告訴我韓紅瘦了,難道她也是。。。。。。。

    有一點您說的是非常正確,那就是“大公司跳舞往往和技術無關”,能概括出這句話我非常佩服,“公司管理層的管理·方法&技巧&制度·問題”有時確實比技術要重要的多,所以我所說的第三條軟件產品線恰恰不是從技術出發,而是從公司的管理層出發,嗨,這句話我怎么沒想到,不甚感謝!

    泡泡
      回復  更多評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影院|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精品|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一级在线观看| 日本黄色动图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字|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vr| 久久久高清免费视频| 九一在线完整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欧洲国产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观看不加载 |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冒白浆免费视频| 国产精成人品日日拍夜夜免费 | 亚洲精品又粗又大又爽A片|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国产免费丝袜调教视频| 国产精品内射视频免费| 中文字幕亚洲情99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VA| 亚洲裸男gv网站|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视频| 67194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一级成人a做片免费|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亚洲 | 一级一黄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国产网站| 亚洲男同帅GAY片在线观看| 永久中文字幕免费视频网站| 99re6在线视频精品免费下载| 色老头综合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aⅴ中文字幕蜜桃| 亚洲精品高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 | 久草免费福利视频| 九九九精品视频免费|